2023-04-04 15:50:37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本网讯 3月27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特色食用木本油料种实增值加工关键技术”课题绩效评价会在西安举行,该项目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黄永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裴东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郭文武教授、云南省林草科学研究院宁德鲁研究员、东北农业大学于殿宇教授、河南工业大学毕艳兰教授、广西林科院叶航高工等高校院所的7位专家评委,西北大学科技处、化材学院、食品学院、项目组10家成员单位的8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该项目课题组主要负责人,西北大学教授/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项目及课题5负责人申烨华,北京林业大学、课题1负责人苏淑钗教授,中粮工科(西安)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课题2负责人曹万新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课题3负责人杨博教授,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课题4负责人邸多隆研究员等参会并依次作专题汇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常江出席并致辞。常江简要回顾了西北大学120年来的办学发展史,介绍了学校科研教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情况和代表性科研成果等。
常江表示,申烨华教授带领的“西北木本油料植物资源高值化综合利用”研究团队长期围绕核桃、长柄扁桃、山杏、文冠果、沙棘等植物的综合高值化利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件,团队入选首批国家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有国家林草局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基础研究扎实。2019年,申烨华教授带领的团队联合国内9家优势单位共同申请并获批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特色食用木本油料种实增值加工关键技术”,对提升西北大学科研创新水平,扩大科技影响力都具有重要意义。西北大学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项目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综合环境。
来自该项目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的黄永震在讲话中对该项目在实施过程和绩效评价中提出具体要求与指导。
项目负责人申烨华教授作主题汇报。她介绍道,自2019年项目启动以来,课题研究团队对照课题任务和考核指标要求,围绕油茶、油橄榄、核桃三大树种全产业链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共性技术难题,聚焦木本油料种实采收及预处理、油料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木本油脂品质评价与调控关键技术、副产物活性物分离制备及综合利用、木本油生物活性物高值化产品创制等五个课题,圆满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达到了预期目标,产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成果。在此基础上,课题参研单位还主动对接各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和研究机构,木本油料产业研究得到了多方重点支持,有力助推了相关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绩效评价会现场
绩效评价会上,五位课题组负责人分别对所承担的课题依次进行了汇报。据统计,5个课题组共发表学术论文13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6件,其中授权36件,培养博硕士研究生111人,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25项,研制各型关键设备24台(套),发布国家标准1项,制定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34项。
专家组在听取了5个课题的汇报后,逐一评价了课题组所取得的各项成果,审阅了技术研发报告等相关资料,经质询讨论后认为:各课题组所提供的材料齐全,管理规范,符合绩效评价要求,一致同意通过课题绩效评价。
该项目课题绩效评价的通过,对我国油茶、核桃、油橄榄特色食用木本油料种实增值加工,是统筹各方科技资源,依靠创新驱动、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典型样板,非常有利于通过科技创新、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激活人才链、集聚创新链,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对实现林业绿色循环发展,强力带动我国木本油料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据悉,来自西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粮工科(西安)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陇南田园油橄榄科技公司、陕西师范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了该项目的技术研发工作。
(王京臣 文/图)
初审:李松 责任编辑:张嘉真 审核:彭宗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