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资讯!青岛区市一季度“成绩单”:崂山增速破6,李沧显著回升

2023-05-09 02:05:10     来源:蓝睛

【青岛广电·回澜听涛·5月8日讯】首季度“摘星夺旗”战鼓已毕,各区市一季度经济“成绩单”也在各自官方网站或媒体公开报道中公布。

经济总量 (亿元)增速 西海岸新区1105.965.8%市南区370.074.0%胶州市359.675.7%即墨区354.155.3%城阳区308.311.3%市北区270.894.2%崂山区265.476.0%平度市179.593.0%李沧区150.785.5%莱西市138.795.3%


(资料图)

从总量看,位次有所调整: 西海岸新区一季度生产总值1105.96亿元 ,占全市GDP31.6%,并延续了去年首季突破千亿的好势头,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龙头”;

市南区实现跃升,以370.07亿元的经济总量反超胶州市、即墨区 ,从去年的第四位攀升至今年一季度第二位;胶州市、即墨区、城阳区、市北区、崂山区、平度市、李沧区、莱西市分列三至十位。

从增速看, 崂山区以6%的增速在十区市中排名第一 ,而这次的成功“守擂”,也意味着崂山区实现了从2022上半年至今的连续四度领跑;西海岸新区同样相当引人注目,以5.8%的增速紧随其后,“大块头”同样保持着高增速。

在一季度“摘星夺旗”中,两区在总体排名和三个分项排名中均位列前三,长期稳定且优秀的表现,担得起青岛“增长极”之称。

值得一提的是, 李沧区以一季度5.5%的增速维持反弹态势 ,这个数据也高于去年第四季度0.1个百分点,回升的势头继续保持。而这样的强势复苏同样体现在其高于全市增速9.5个百分点的固定投资、高于全市增速1个百分点的规上工业增加值、高于全市增速0.7个百分点的社消总额……

与此同时, 市北区的18.1%的固投增长让人眼前一亮 。借力于重点低效片区建设,市北导入了一批支撑区域未来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而市北、李沧两个主城区的高亮表现,足以让人对青岛全年蓄力起势充满期待。

相较而言,城阳区1.3%的增速较上年度起色不大,大底盘、大体量之下仍有巨大的提速增量空间。

数据背后是各区市产业状态、业态和形态的现状与趋势,也是青岛博得全年“满堂彩”的基础和动力源,细看其肌理则不难发现城市加速赶超发展的密钥。

01

有稳步增长,也有“亮点”出现

从整体来看,青岛十区市的总体格局没有太大改变。

除了西海岸新区和崂山在总量和增速上持续领跑,市南、胶州等地也实现了“稳定发挥”。

一直以来,市南、胶州、即墨三地体量相当且各具发展优势,是“三甲”名额的有力竞争者。本次市南区经济总量来到第二,胶州市则交出了生产总值359.67亿元,同比增长5.7%,总量和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三的成绩单。

这些大体量的区市以其持续的发力筑牢城市发展底座,也将为未来青岛实现预期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而随着经济整体的复苏,许多区市抓住了机会实现自我突破,为城市带来发展的惊喜。

在“摘星夺旗”考核中, 即墨区、市北区、李沧区提升2个及以上位次 ,夺得“加压奋进、进位赶超”红旗,这份成绩在一季度的发展成果上也得到了有效验证。

今年,即墨的经济发展增速一改去年下半年徘徊在2.5%、2.6%的状态,达到了5.3%,也是自2021年1-2季度之后首次跑赢全市整体增速。 不断做强的海洋产业和投入生产的奇瑞汽车项目将成为当地的有力支撑,打开未来发展新的局面 。

李沧区则以5.5%的增速跑赢全市,位列第4 。与2022年1季度增长0.10%的增速相比可以说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实际上,在去年下半年,李沧区就已经开始蓄势,2022年前三季度,李沧区增速达到2.8%,改写了2022上半年增速低于1%的格局,去年四季度增速达到5.4%,今年开局依旧实现增速破5。

在持续发力招商引资和城市更新的基础上,李沧区2023年计划建设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项目125个,一季度开工94个,在打响重庆路快速路征迁“第一枪”、唐山路快速路项目征迁提前一个月实现清零之后,在今年实现“开门红”。

此外,尽管市北区的总体增速并未跑赢全市,但是当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1%,货物进出口总额完成103.2亿元、增长40.7%,税收占比91.2%,在重要领域跑出了“加速度”,在经济运行态势整体向好基础上,释放着更加积极的信号。

02

项目驱动力,仍是区市经济主引擎

城市经济发展的后劲,依然要看实体的韧劲。 青岛能在首季实现4.8%的增速,与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密不可分 。而纵览各区市在该坐标系上的排名,基本与其GDP排名正向相关。

在“摘星夺旗”中实现“五连冠”的西海岸,一季度新签约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3个、总投资711亿元;总投资1860亿元的61个实施类省市重点项目,开工在建率超过95%、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超过46%。其中,备受瞩目的强力“引擎”,正快马加鞭大干实干、抢工期抢任务。

如,京东方物联网青岛基地产能爬坡,一季度出产显示模组超过百万片;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一期,也正全面进入装饰装修阶段,二期建筑陆续封顶。

效果图

依托上合示范区、临空经济示范区,胶州市同样表现十分亮眼—— 首季签约总投资1073.53亿元99个项目,增幅达68.88%,居十区市首位 。上合示范区内重点项目更是实现了超进度的加速跑,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项目正式投用、上海电气上合风电装备产业园竣工投产、海尔卡奥斯首单海外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加速“出海”沙特阿拉伯……

同为主城区的市南区,工业并非其所长,但市南却在一季度交出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0.6% 的优异成绩,比全市平均还是高出了15.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2%,高于全市8个百分点。这与区域内匹配自身禀赋、精准的招商引资直接相关:

发挥自身金融资源丰富的优势,集中招引占地少但科技含量高的项目。首季,市南区共招引落地重点项目41个,投资总额15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0770万美元,同比增长766.86%,超额完成一季度目标任务。

崂山区的高增速,同样离不开项目支撑。今年,崂山区积极走出去,带着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两大专业园区,密集前往上海、深圳、北京推介招商,不断为高质量发展集聚新的项目动能。例如大朋VR就在近期透露,将把总部从上海迁至崂山区,入驻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

03

专业园区中的增量期待

无论从全年预期发展目标来看,还是城市竞争的争先进位来看,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的青岛,脚步不仅不能停歇,反而还要再次提速,用更多高质量发展的增量,拉动城市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而青岛的增量主力军,今年或许就将来自专业园区之中。

专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青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聚焦十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际, 青岛规划建设首批15个专业园区 ,今年的目标是全部投入运营,每个园区聚焦1个主导产业,创新建立1个工作专班、1个发展规划、1套综合政策、1支专业招商队伍、1支产业基金。

目前, 青岛已经有6个专业园区挂牌运营 ,分别为虚拟现实产业园、新型显示产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其中,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产业园位于崂山区,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产业园位于西海岸新区,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位于城阳区。

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效果图

专业园区能贡献多大动能?

根据规划,预计到2024年,虚拟现实产业园产业规模将超3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园园区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00亿元;力争到2024年,新型显示产业园园区产值达到6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园的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累计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

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的目标节点定位在2028年,届时,前者产业园营收规模将突破400亿元,后者则突破300亿元。

从一季度“成绩单”来看, 崂山区与西海岸新区是青岛的增速冠亚军 ,事实上在专业园区挂牌之前,两区的新兴产业已经蓬勃发展,贡献了足够的增长动能,支撑两区成为青岛增长的头部拉动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城阳区,由于市场变动对支柱产业造成一定冲击,城阳区目前仍在全力“突围”中,能够紧随崂山区和西海岸新区步伐,将专业园区落地落实,也能够看得出城阳区在培育产业新动能上的奋力攻坚。

15个专业园区中,仍有9个专业园区尚未挂牌,这也是9个青岛潜在增量的关键点位。从制造业产业来看,无论是汽车产业、海洋产业优势集聚的即墨区,还是坐拥上合示范区的胶州市,抑或是近年来产业布局快速铺开的平度市、莱西市,都是值得期待的关键区域。

如今5月的第一周也已经过去,“一季度”实现稳中有进的开门红后,更期待各区市在接下来的“摘星夺旗”中各施所长,带动青岛经济跑出更快“加速度”。

关键词:

明星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