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5 11:57:24 来源:南国早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掀起了一股BE美学风。
何为“BE”?BE,即“Bad Ending”的缩写,寓意遗憾的、意难平的结局。对应的则是HE(Happy Ending),寓意高兴的、圆满的结局。相较于大团圆的Happy Ending,大家似乎都对BE的作品更加念念不忘。
大概是残缺的事物总有天然的美感,人们总是对虐心的故事印象深刻又欲罢不能,那种“意难平”久久无法释怀。而最极致的“BE美学”,就藏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你还记得吗?
(资料图)
藏在课本里的BE美学
01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归有光 《 项脊轩志 》
译文: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妻子去世那年我亲手种植的,如今已经高高挺立着,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赏析:全文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为纬,真切再现了祖母、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此句叙事娓娓而谈,用笔清淡简洁,写亡妻手植的一树枇杷“亭亭如盖”,寓睹物怀人、悼亡念存之思。
02
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韩愈《祭十二郎文》
译文:当初,我和你都年轻,总以为虽然暂时分别,终究会长久在一起的。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假如真的知道会这样,即使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因此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赏析:此文是祭文中的千古绝唱,文章的十二郎指韩愈的侄子韩老成。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
03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卫风·氓》
译文: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哪里料到你会违反誓言。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
赏析:《卫风·氓》是一首短短的夹杂抒情的叙事诗,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
04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译文: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最后只留荒郊上的一座孤坟对着黄昏。
赏析: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诗人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05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刘过《唐多令》
译文:想要折枝桂花,带壶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一番,但始终没有少年时那种豪迈的意气。
赏析:词人先用“欲”字一顿,提出游乐的意愿,接着用“不似”一转,则纵去也无复当年乐趣,表示了否定的态度,表现了词人忧国伤时之恸。
06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发翁》
译文: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赏析:此句比喻精当,语言精粹,“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回环叠沓、反复吟咏,写出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07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沈从文《边城》
08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09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林海音《城南旧事》
10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你对曾学过的哪篇课文或者哪个文段印象比较深刻?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整理自《新闻与写作》
●评论互动开奖啦
感谢大家在《晚安十点(2023.6.1)丨因为是小朋友啊,所以有话直说不是吗》文章下的踊跃留言,193****4265的精彩评论被选中,将获得价值238元/晚的广西金旺角国际大酒店3~4人早茶套餐券1张,请尽快添加早报妞微信,私信昵称+联系电话即可预约兑奖。
编辑:李思叡
校对:麦雪莉
责编:杨波
审核:刘飞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