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7 21:03:55 来源:互联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什么是秒懂力?怎么用经典案例诠释秒懂力的威力?6月7日晚20:00,来刘润直播间,听唐文老师分享:秒懂力:从0到1靠创新,从1到N靠秒懂。欢迎点击下方按钮预约。
观点/ 刘润 主笔/ 阿畴 责编/ 李桑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1915篇原创文章
1、昨天,苹果发布了AppleHoloLens 3,让科技圈提前过年了。
2、嗯?怎么是HoloLens 3,不是Vision Pro吗?
3、这当然......是一个小小的玩笑。。
4、苹果新产品确实是Vision Pro,但是从功能上看,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微软的HoloLens,目前HoloLens迭代到了第二代。
图片来源:苹果官网
5、好。我们说回正题。苹果的Vision Pro有什么用?为什么会卖这么贵?为什么我会提到微软的HoloLens?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件事,尽量把事情说清楚。
6、要搞清楚这些关系,首先要了解一个概念——虚拟现实,就是利用电脑产生的一个虚拟的世界,但是这个概念并不成熟,比如虚拟世界到底长什么样,能做什么?至今还没有统一的看法。
7、于是,各方只能根据各自有限的认知,去猜。很多名词被发明了出来,什么AR、VR、MR,各种R。每个R的前面,都代表的是一条道路,一条如何从现实世界进入虚拟世界的道路。
8、VR,是虚拟现实,VR里你看见的世界全是假的;AR,是增强现实,AR的世界半真半假,比如你走在路上,突然看见一只野生皮卡丘,呆呆的立在那里,会和周围的场景非常违和。
9、MR,是混合现实,世界真假难辨,它是AR的延伸,在MR的世界里,皮卡丘会朝你飞奔过来,而你也能清晰感受到周围空气的波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产生了互动。
10、Meta,也就是Facebook,选择的是VR,他们认为未来大家都能沉浸到虚拟世界中,在新世界重新发展文明;而微软选择的是MR,虚拟技术辅助现实世界,计算机辅助我们日常工作。
11、在宏大的叙事面前,我们很难断言哪个方向代表了人类的未来,甚至有可能它俩都不是。一切都是未知,但是未知也要站队,也要做出选择。
12、目前来看,Vision Pro这一次,选择的是微软路线。不管是从外型上、功能上(沉浸式观影、巨屏办公),还是价格上(双方就差了一美元),它都没有摆脱微软HoloLens的影子。
13、尽管前面有这么多相似,但我还是在苹果身上看到惊喜:面对遥远的未来,Vision Pro只走了半步。
14、什么是半步?用空间计算(3D)的概念,主推2D体验。
15、在Vision Pro的宣传片里,苹果用了很大的篇幅去展示平面窗口,一块可以看电影的屏幕、一块可以玩游戏的屏幕,一块可以办公的屏幕。(也有3D功能,但非常克制。)
图片来源:苹果官网
16、为什么要展示平面窗口?由于技术和算力的不成熟,目前市面上大多数产品,大家体验下来后的感觉都是晕3D。
17、与其主推不成熟的3D体验,不如主推超预期的2D体验。那苹果实现了吗?
18、从反馈的结果来看,大家对Vision Pro最大的感觉是戴着不会晕。
19、戴着不会晕,这可太重要了。
20、商业的本质是交易。要把一个想法落地,从样品变成商品,你首先要“有价值”。而不会晕恰恰是苹果想要展示的价值:你看,戴我们的眼镜不会晕。
21、不会晕之后,我会愿意戴上,再之后,有没有可能代替屏幕?有没有可能代替电脑?一切皆有可能,关键是要踏出那半步。
22、我在三年前有写过一篇文章《汽车领域,有哪些重大机遇?》,里面提到理想的增程式技术。在我们都相信纯电车是未来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从油车到电车的跨越呢?
23、在当时,谁也给不出答案。或者是,谁都不敢说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在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理想先走了半步,汽车选择增程混动模式,它的动力来源仍然是电动机,但是它可以通过燃油发电机给电池充电。如果成功,那就大步向前,如果失败,那就退回来,朝另一个方向再走半步。
24、商业就是这样,不断探索,不断试错,直到找到正确的道路。
图片来源:苹果官网
25、说完苹果的路线选择,我们再回到争议最大的点,3499美元,大约25000人民币买一幅眼镜真的值得吗?
26、不值得。当然不值得。因为应用场景太少了。满打满算,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无非是看电影、看相册、玩游戏,都是一些非必需的选择。
27、我们能想到,苹果的智囊团也应该能想到。那为什么还这么坚持呢?因为To B策略。
28、他们的价格并非针对普通人,而是针对办公室的金领,和少部分白领。在价格上,对他们采取倾斜,如果这套逻辑能在他们身上跑通,未来,我带一副眼镜,就能脱离双手,实现无屏化办公,后续才会推出面向普通人的产品。
图片来源:苹果官网
29、这个定价的过程,我在《五分钟商学院》里也有提到,叫撇脂定价法。当推出新产品时,利用一部分消费者的求新心理,定一个高价,像撇取牛奶中的脂肪层那样先从他们那里取得一部分高额利润,然后再把价格降下来,以适应大众的需求水平。特斯拉刚进入中国时,也是这样,先卖给一小部分人,赚一些钱,有了钱后,再扩大产能,降价卖给更大一群人。
30、梦想远大,先走半步。
31、是不是一定能成功?很难说。但是,这半步,是很聪明的半步。
32、祝福苹果。
推荐阅读:
《啊?泡泡玛特?泡泡玛特!》
点击下方图片,加入刘润老师唯一付费问答圈子
一起把别人的顿悟,变成你的基本功
品牌推广|培训合作|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合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