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0 16:26:52 来源:观察网
听说笑果文化真在招聘“党务主管”、“舆情专员”……大约不是一心向党靠拢,而是要引诱、制造某些“旋转门”干部吧。
(资料图片)
这一套某些大公司已经玩过了,所谓的“政策专员”嘛,最好是找从前主管单位的某些领导干部,用高薪吸引他们离职下海,成为他们公司的智囊和“政策专家”,并且利用人脉关系去影响、左右政策。
找他们来不是配合政策的,而是来研究政策、钻政策空子的;不是来搞党建教育的,而来研究党、敷衍党、糊弄党的;不是来弘扬爱国主义的,而是让他们来演“爱国企业”、糊弄国家和人民、从而暗度陈仓达成自己的目的。
大家如果看过《复仇者联盟》和《神盾局特工》,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复联”的成员,其实也是政府的公职人员。比如美国队长、黑寡妇、鹰眼,其实都是政府公务员,“战争机器”还是美国军人。但是,这些人往往又和钢铁侠斯塔克的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最过分的是,在神盾局第一次遭到重创的时候,女特工希尔直接就去斯塔克的公司任职去了。
这个是有事实依据的,2019年美国前国土安全部官员迈尔斯·泰勒就入职了谷歌;而汇丰银行高层,有着大量美国前政府官员。资本和政客不分你我,政府雇员和企业员工互相转换,这个就叫“旋转门”。
根据CRP数据统计,美国离任的国会议员中有超过30%的人会选择加入游说公司,超过15%的人会充当私营部门在华盛顿的游说代理人,约20%的人会去私营部门担任顾问。同时,在游说公司或者私营部门工作的人员,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到国会工作。
如果大家现在入职美国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的公关、法务、政企关系、公共关系部门,就会发现部门领导很有可能就是个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投资部门的领导,很可能来自于政府财政部门;某个子公司的一把手,很可能就是某个商务部的高官。这些不只是要利用他们的经验、对国家政策法规的理解,还要用他们出身的人脉、资源和关系网。
如果真有企业把这一套玩得熟极而流,把规矩的脉络摸得一清二楚,总能找到漏洞,随便借用政权的力量,那就可怕了。
更重要的是,这容易导致公权力的私有化。公职人员离职后,公权力的光环不会立即褪去,权力运作惯性具有渗透力。在职期间累积的行政关系网、官场人情链、职务影响以及获悉政府内部信息、竞争对手商业资讯等资源,“下海”后将直接转化为私益,为私营企业以及他个人获利。
借助“旋转门”,他们可以周而复始,在任何一段时间,都可以利用资本获得权力,把权力变现,把私人利益最大化。
荒唐的是,很多人害怕权力,却不害怕资本。
关键词: